无棣古城缘何昌隆于唐宋时期
查阅浩瀚的历史资料,翻看一件件出土文物,我们会惊奇的发现,无棣古城在唐宋时代是十分兴旺发达的。
唐初贞观十三年(639年),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恭在无棣古城大兴土木,修建佛家寺院 、筑十三级舍利宝塔,史称“普照寺”、“普照寺舍利宝塔”,同时在城北七十里建“楞严寺”,在城东七十里建“罗睺寺”,并设无棣古城为“藩镇”,取自“佛祖保佑、万事顺遂”之意,称“保顺镇”。这一盛事,轰动齐燕大地,“普照寺舍利宝塔”堪称齐北燕南一景,后被列入“冀鲁三胜”。
宋朝时期,无棣古城占地面积就已达11.5万平方米,夯土筑成的城墙上建有四个城门,四角置炮台和钟鼓楼,城内商肆旅社齐全,店铺林立;李之仪堂兄李之纯“真味堂”位于古城显耀之处,尚显宋代建筑之古韵;城外荷花湾、护城河等水系环绕相连,巍巍唐塔屹立于古城巽位。整个古城汇集了齐北燕南地区多元建筑风格,融合了齐文化、燕文化、河文化、海文化以及儒教、佛教、道教等多种文化元素,是齐北和燕南广大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典型代表,是“九河入海处”具有独特魅力的古城。
无棣古城早在隋朝已具备了小城镇的规模,所以到了唐朝才选择在此建塔、修寺、设镇 ,成为掌管地方武装和民政事物的中心。五代末保顺镇升格为保顺军城,政府派出要员掌管;大宋初年朝廷即派大将出任保顺军节度使,治平元年又将县治所迁移至此。
宋代无棣称为“望县”,属沧州管辖,《姑溪居士后集》提要记载,治平九年曾一度为沧州治所,掌管一方军政大事。在县城西北部至沧州一线设有军需重要物资草料场;在县城北部渤海西南岸与大沽河交汇处,海运港口更是繁荣致极,大沽河设有官方海巡机构,开通了国际国内多条航运线路,航运行业十分繁忙。出口粮、枣、盐、等,进口丝绸、木材、大米、纸张等;在县城东北部设立“永利盐场”,负责盐业生产、运输、保卫和稽查事务;宋庆历二年(1042年),将县城东部的“招安镇”升格为“招安县”。
出于地望之缘,古城佛教寺院的两位大德高僧恒超和道圆法师载入《宋史.高僧传》,无棣古城可谓威震四海、名扬天下。
那么,为何在唐宋时期无棣古城就这么昌隆呢?笔者认为,缘由主要有三:一是封疆建国的需要;二是宗教信仰的需要;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一,在封建社会,封疆建国尤为重要。无棣地理位置处于东部沿海,属“齐燕要塞”、“九省通衢”之战略要地,所以,古代无棣始终就处在戍边保国的重要位置。由于边境经常犯事,内地常常受到搔扰和侵袭。因此,唐朝在此设立“藩镇”,就有了地方武装,镇守边关 。五代显德年间,宋太祖赵匡胤任后周最高军事将领时,将无棣古城“保顺镇”升格为“保顺军城”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载:"周置保顺军于无棣县"。大宋建立之后,即派大将李进卿任大宋第一任保顺军节度使,李进卿(915年-973年),并州晋阳人,因骁勇善战隶属于护圣军。宋太祖乾德二年(964)领保顺军节度使。
节度使制度是“唐承隋制”,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。因受职之时,朝廷赐以旌节,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,受有此全权印信者,便可全权调度,故称节度使。大宋初年节度使除管辖本州府外,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,称之为“支郡”。节度使辖区内的军、政、财权,由节度使独揽,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。后来,大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制,逐步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,南宋时已成为名誉职务。
无棣古城保顺军城一直保持到南宋末年,金代泰和三年(1203年),将保顺军易为保顺镇,割属棣州。
二,宗教信仰的需要;贞观年间,唐太宗勅令在全国各地建了许多佛塔。经历史学家反复考证,李世民“崇尚佛教” 的很大原因,就来源于“杀兄弑弟、逼父辱嫂”的“玄武门之变”。这个“骨肉相残”的悲剧性事件,使李世民被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,“愧疚”其一生。信奉佛教、悔过自新、积德行善、盼望社稷安定、祥和,已成为他的毕生追求,也造就了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朽功绩。
除此之外,选择在无棣古城建舍利宝塔还有另因:其一,无棣属东方“定海神针”的战略位置;加之古城人口较为密集、经济较为强盛、商业较为繁荣、交通较为便利,已具备了小城镇规模;其二,东方向来有“天子之气”之地,秦之所以称为“厌次”,其因就在于此。所以“普渡众生”,就需供奉佛法无边的佛祖舍利的十三级浮屠;其三,“文殊菩萨无棣歇脚藏舍利”的传说,也使大唐上下对无棣加深了印象;其四,塔址选在古城东南,或许与“在巽卦位建山、建塔、植树等,以求才子佳人和文官达贵辈出”有关,不得而知。反正无棣古城自唐以来,先后出现了1个相国、7个翰林、9个尚书、10个侍郎、56个进士、167个举人,394个贡生……,可谓人才济济、名人辈出。
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灭佛运动,史称”三武一宗灭佛”,“一宗”就是周世宗柴荣。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,亲眼目睹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、佛门遭殃、民不聊生的凄惨局面。所以,“黄袍加身”之后,改变了策略,禁止了“废佛令”。据考证,太祖本身信奉佛教,与僧人多有交友,当时无棣有一高僧,名道圆 “与太祖有旧”(《齐乘》)。道圆在淄博“西天寺”任主持时,与赵匡胤相会,留下了“日影不移”的千古传说。道圆为追求佛教真谛,不畏艰险,西域取经十八年(947年—965年),乾德三年(965年)道圆携贝叶经、舍利、水晶器等回到京城,受到了太祖赵匡胤的亲自接见,赠紫衣袈裟、金币等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)。后授予“宋三藏”称号,并在太平兴国寺西侧设“佛教译经院”,诏道圆大师为“证梵字”。
道圆影响巨大的是,后四年,即乾德七年(969年),大宋朝派僧人行勤率157人组成的浩浩荡荡取经大军,沿着道圆走过的路线“西天路竟”出访西域。这是有史以来,最大的外出考察团,开辟了大宋王朝对外友好交流的先河。
道圆大师出家于无棣普照寺、起步于舍利宝塔下。前几年,在古城南门外出土了许多隋唐瓷器和“宋代行炉”等佛教用品,说明当时香火相当旺盛。唐太宗和宋太祖均信奉佛教,都与无棣古城有不解的情缘,所以说,无棣古城在唐宋时期受到青睐就不难理解了。
三,社会发展的需要;在我国历史上,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是我国最黑暗、最混乱、最悲惨的历史,短短五十多年,数十多次朝野更替,因此,连年战乱、千疮百孔,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。大宋初年,社会需要安定、经济需要发展,已成为朝野上下的共同愿望。赵匡胤顺应了历史潮流, 为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
无棣属“九河末梢”,北宋时期,黄河多从无棣入海,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;是海盐大县、畜牧大县、农业大县。当时,根据其州、县所在地理位置的轻重、辖境大小、人口多少和经济收入划分等级,无棣称为“望县”,即比较富庶的,交贡纳税多的大县。“东国鱼盐天下利”,大宋首先在无棣建立了“永利盐场”、设港口码头和稽查机构,把军需和民生命脉物资牢牢地控制住。推广新的耕作技术,兴修水利,在古城南侧杨玉亭村,上一世纪五十年代末,曾出土一块石碑,上面记载了村名来历,印证了赵匡胤麾下在无棣治水、通漕运、兴灌溉的事例。以及民间传说,太祖封“天下好米在刘仓”,太祖传“三十二式长拳”等等,无一不记载了当时无棣大地的辉煌、无棣古城的繁荣。
贞观十九年,(645年),唐太宗李世民沿海绕路北上伐高丽,途径无棣,写下了《春日望海》诗句,其中结尾句“芝罘思汉帝,碣石想秦皇;霓裳非本意,端拱且图王。”道出了封建王朝倾心边陲古城繁荣昌盛的真正意图,这就是“经国家、定社稷、序民人、利后嗣。”确保社稷长治久安 、黎民安居乐业、江山永固、天下太平。
郭云鹰 二o二o年七月一日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